王琚,懷州河內人。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緯。時年甫冠,見駙馬都尉王同皎,同皎器之。會謀刺武三思,琚義其為,即與周璟、張仲之等共計。 事泄亡命,傭于揚州富商家,識非庸人...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魯頃公,為楚所滅,遷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號曰智囊。父某,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七歲,晝...
司馬遷評項羽 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
陳謙字子平,平江人也。性至孝,善候父母顏色,問起居,躬飲食寒暖之節。其師林公寬勉應鄉貢。既入院,門卒有儒士衣索挾書者,乃嘆曰: 是豈士所以致身之意邪?遂趨出,不復就試。隱...
國之所以治亂者三,殺戮刑罰,不足用也。國之所以安危者四,城郭險阻,不足守也。國之所以富貧者五,輕稅租,薄賦斂,不足恃也。治國有三本,而安國有四固,而富國有五事。五事,五...
詹同,字同文,初名書,婺源人。幼穎異,學士虞集見之曰:才子也。以其弟槃女妻之。至正中,舉茂才異等,除郴州學正。遇亂,家黃州。仕陳友諒為翰林學士承旨。太祖下武昌,召為國子...
錢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吳越王,為大將胡進思所廢,而立其弟俶。俶歸朝,群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見錄,遂刻志讀書。易年十七,舉進士,試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惡其輕俊,...
張祜,字天佑,廣州人。幼好學能文。弘治中襲世職為廣州右衛指揮使。年十九,從總督潘蕃征南???,先登有功。正德二年擢署都指揮僉事,守備德慶、瀧水?,?、僮負險者聞其威信,稍稍...
古詩文 1.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觀刈麥》中敘寫了割麥者的辛苦勞碌和拾麥者的辛酸苦楚,而作為朝中官員的自己卻,。兩相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同情...
(甲)游褒禪山記 (宋)王安石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
徐霞客傳 錢謙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陰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對山水,力耕奉母,踐更繇役,蹙蹙如籠鳥之觸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東南佳山水,皆幾案衣帶...
李崧,深州饒陽人也。崧幼聰敏,能文章,為鎮州參軍。唐魏王繼岌為興圣宮使,領鎮州節度使。繼岌與郭崇韜伐蜀,以崧掌書記。繼岌已破蜀,劉皇后聰讒者言,陰遣人之蜀,教繼岌殺崇韜...
原文 曩①有縣令,遇殺人獄不能決,蔓延②日眾,乃祈夢于城隍祠。夢神引一鬼,首戴瓷盎,盎中種竹十余竿,青翠可愛。覺而檢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窮治無跡。又檢案中有...
許將字沖元,福州閩人。舉進士第一。神宗召對,除集賢校理、同知禮院,編修中書條例。 初選人調擬先南曹次考功綜核無法吏得緣文為奸選者又不得訴長吏將奏罷南曹辟公舍以待來訴者士無...
介子推不言祿 晉侯賞從亡者,介子推不言祿①,祿亦弗及。 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②,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
李白,字太白,興圣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遁還,客巴西。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 不應。蘇廷頁為益州長史,見白異...
燕喜亭記 韓愈 太原王弘中在連州,與學佛人景常、元慧游。 異日,從二人者行于其居之后,丘荒之間,上高而望,得異處焉。 斬茅而嘉樹列,發石而清泉激,輦糞壤,燔 翳 ① ,卻立而視之...
文木先生傳 [清]程晉芳 先生姓吳氏,諱敬梓,字敏軒,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顯者。先生生而穎異,讀書才過目,輒能背誦。稍長,補學官弟子員 ① 。襲父祖業,有二萬余...
大力將軍 蒲松齡 查伊璜,浙人,清明飲野寺中,見殿前有古鐘,大于兩石甕;而上下土痕手跡,滑然如新。疑之。俯窺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貯何物。使數人摳耳,力掀舉之,無少動。益駭。...
吳充,字沖卿,建州浦城人。未冠舉進士,入為國子監直講、吳王宮教授。等輩多與宗室狎,充齒最少,獨以嚴見憚,相率設席受經。 選人胡宗堯者,翰林學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
陳良翰,字邦彥,臺州臨海人。蚤孤,事母孝。資莊重,為文恢博有氣。中紹興五年進士第。知溫州瑞安縣。瑞安俗號強梗,吏治尚嚴。良翰獨撫以寬,催租不下文符,但揭示名物,民競樂輸...
贈黃生序 袁枚 唐以詞賦取士,而昌黎下筆大慚 ① 。夫詞賦猶慚,其不如詞賦者可知也。然昌黎卒以成進士,其視夫薄是科而不為者,異矣。今之人有薄是科而不為者,黃生也?;蚯夷啃χ?..
子路、曾皙(zēng xī)、冉(rǎn)有、公西華(hu)侍(sh)坐。子曰:以吾(w)一日長(zhǎng)乎爾,毋(w)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
《東京夢華錄》序 (宋)孟元老 仆從先人宦游南北,崇寧癸未①到京師,卜居于州西金梁橋西夾道之南。漸次長立,正當輦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習鼓舞;班白之老,不...
己亥六月重過揚州記 [清]龔自珍 居禮曹,客有過者曰:卿知今日之揚州乎?讀鮑照《蕪城賦》,則遇之矣。余悲其言。 明年,乞假南游。抵揚州,舍舟而館。 既宿循館之東墻步游得小橋俯溪溪...
文天祥傳 (節選)(8分) 天祥至潮陽①,見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與俱入厓山,使為書招張世杰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
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
趙簡子①問子貢②曰:孔子為人何如?子貢對曰:賜不能識也。簡子不說③曰:夫子事孔子數十年,終業④而去之,寡人問子,子曰不能識,何也?子貢曰:賜譬渴者之飲江海,知足而已??鬃营q...
浣溪沙紅橋①懷古和王阮亭韻 納蘭性德 無恙②年年汴水③流。一聲水調④短亭⑤秋。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堤牽錦纜⑥,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鉤斜⑦路近⑧迷樓⑨。 注釋 ①紅橋:橋名。在...
韓休,京兆長安人。父大智,洛州司功參軍,其兄大敏,仕武后為鳳閣舍人。梁州都督李行褒為部人告變,詔大敏鞫治?;蛟唬盒邪T李近屬,后意欲去之,無列其冤,恐累公。大敏曰:豈顧...
稼軒記 (南宋)洪邁 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曠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寶帶,其縱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廬以居,而莫識其處。天作地藏,擇然后予。 濟南辛侯...
韓擒字子通,河南東垣人也,后家新安。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性又好書,經史百家皆略知大旨。周太祖見而異之,令與諸子游集。后以軍功,稍遷儀同三司,襲爵新...
承暉,字維明。好學,淹貫經史。章宗即位,遷近侍局使。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藍,世宗時以罪斥去,乙夜,詔開宮城門召之。承暉不奉詔,明日奏曰:吾也藍得罪先帝,不可召。章宗曰:善。...
朱謙,夏邑人。永樂初,襲父職,為中都留守左衛指揮僉事。洪熙時,隸陽武侯薛祿,征北有功,進指揮使。宣德元年進萬全都指揮僉事。 正統六年與參將典王真巡哨至伯顏山遇寇擊走之次閔...
柳虬,字仲盤,河東解人也。虬年十三,便專精好學。時貴游子弟就學者,并車服華盛,唯虬不事容飾。遍受《五經》,略通大義,兼涉子史,雅好屬文。孝昌中,揚州刺史李憲舉虬秀才,兗...
裴頠字選民。弘雅有遠識,博學稽古,自少知名。御史中丞周弼見而嘆曰:頠若武庫,五兵縱橫,一時之杰也。 賈充即頠從母夫也表秀有佐命之勛不幸嫡長喪亡遺孤稚弱頠才德英茂足以興隆國...
凌義渠,字駿甫,烏程人。天啟五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知無不言。三河知縣劉夢煒失餉銀三千,責償急,自縊死,有司責其家。義渠言:以金錢殞命吏,恐天下議朝廷重金,意不在盜也。...
【甲】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1)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厲清節,為州里所服,舉孝廉。時冀州饑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風解印...
王廷相,字子衡,儀封人。幼有文名,登弘治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以憂去。正德初,服闋至京,劉瑾中以罪,謫亳州判官,量移高淳知縣。 召為御史,疏言:大盜四起,將...
閻應元,起掾史,官京倉大使。崇禎十四年,遷江陰縣典史。 大軍薄城下者已十萬,四面圍數十重,城垣裂。應元命用鐵葉裹門板,貫鐵縆護之;取空棺實以土,障頹處。會城中矢少,應元乘...
寵辱若驚 【原文】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 ① ,了 ② 無遽容。融謂使者日:冀罪止于身,二兒可得全不?兒徐進曰:大人 ③ 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尋 ④ 亦收至。...
余霞閣記 管同 府之勝萃于城西,由四望磯迤而稍南,有岡隆然而復起,俗名曰缽山。缽山者,江山環翼之區也。而朱氏始居之。無軒亭可憩息。山之側有庵,曰四松,其后有棟宇,極幽。其前...
[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
鄧元起字仲居,南郡當陽人也。少有膽干,性任俠中興元年,為益州刺史,仍為前軍。元起進屯西平,季連始嬰城自守①。時益州兵亂既久,人廢耕農,內外苦饑,人多相食,道路斷絕。季連...
李時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①時,冬寒,以衾裹足納桶中,誦讀不已。中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進學文淵閣,與修《太祖實錄》。授刑部主事,復與重修《實錄》。書成,改翰...
裴政字德表,河東聞喜人也。政博聞強記,達于時政,為當時所稱。政明習故事,簿案盈幾,剖決如流,用法寬平,無有冤濫。囚徒犯極刑者,乃許其妻子入獄就之,至冬,將行決,皆曰:裴...
春分一過,清明將來。當我再一次細覽古籍,不禁驚愕地發現,清明的意境原來是如此的博大、深遠。 清明是哀傷的。這是眾多詩家對清明定下的主調,不然為什么選在這一天祭祀和掃墓呢?...
虞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也。年十二,能通《尚書》。早孤,孝養祖母??h舉順孫,國相奇之,欲以為吏。詡辭曰:祖母九十,非詡不養。相乃止。后祖母終,服闋,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