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搜索一下
手機版
首頁
國學經典
古詩
詩詞名句
詩人
成語大全
四書五經
四大名著
千字文
論語
周易
大學
中庸
唐詩
歷史
八字命理
當前位置:
國學夢
>
國學經典
>
幼學瓊林
>
幼學瓊林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該書最初叫《幼學須知》,亦叫《成語考》、《故事尋源》,一般認為最初的編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見認為是明景泰年間的進士丘濬。至清嘉慶年間,由鄒圣脈(字梧岡)作了增補注釋,并更名為《幼學瓊林》,也叫《幼學故事瓊林》,簡稱《幼學》。后來民國時費有容、葉浦蓀和蔡東藩等又進行了增補。
卷一·天文
卷一·地輿
卷一·歲時
卷一·朝廷
卷一·文臣
卷一·武職
卷二·祖孫父子
卷二·兄弟
卷二·夫婦
卷二·叔侄
卷二·師生
卷二·朋友賓主
卷二·婚姻
卷二·女子
卷二·外戚
卷二·老幼壽誕
卷二·身體
卷二·衣服
卷三·人事
卷三·飲食
卷三·宮室
卷三·器用
卷三·珍寶
卷三·貧富
卷三·疾病死喪
卷四·文事
卷四·科第
卷四·制作
卷四·技藝
卷四·訟獄
卷四·釋道鬼神
卷四·鳥獸
卷四·花木
混沌初開 乾坤始奠 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夭 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 日月五星 謂之七
風欲起而石燕飛 天將雨而商羊舞 旋風名為羊角 閃電號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 素
列缺乃電之神 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 甘澍 僅指時雨 玄穹 彼蒼 悉稱上天 雪花飛六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 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參商二星 其出沒不相見 牛女兩宿 惟七夕
饋物致敬 曰敢效獻曝之忱 托人轉移 曰全賴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曰再造 誦再生
如夏日之可畏 是謂趙盾 如冬日之可愛 是謂趙衰 齊婦含冤 三年不雨 鄒衍下獄
盛世黎民 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 太平天子 上召夫景星慶云之祥 夏時大禹在位 上
黃帝畫野 始分都邑 夏禹治水 初奠山川 宇宙之江山不改 古今之稱謂各殊 北京原
東魯西魯 即山東山西之分 東粵西粵 乃廣東廣西之域 河南在華夏之中 故曰中州
金城湯池 謂城池之鞏固 礪山帶河 乃封建之誓盟 帝都曰京師 故鄉曰梓里 蓬萊弱
海神曰海若 海眼日尾閭 望人包容日海涵 謝人思澤曰河潤 無系累者曰江湖散人
憑空起事 謂之平地風波 獨立不移 謂之中流砥柱 黑子 彈丸 漫言至小之邑 咽喉
以蠡測海 喻人之見小 精衛銜石 比人之徒勞 跋涉謂行路艱難 康莊謂道路平坦。
淄澠之滋味可辨 涇渭之清濁當分 泌水樂饑 隱居不仕 東山高臥 謝職求安 圣人出
擊壤而歌 堯帝黎民之自得 讓畔而耕 文王百姓之相推 費長房有縮地之方 秦始皇
爆竹一聲除舊 桃符萬戶更新 履端是初一元旦 人日是初七靈辰 元日獻君以椒花
火樹銀花合 謂元宵燈火之輝煌 星橋鐵鎖開 調元夕金吾之不禁 二月朔為中和節
四月乃是麥秋 端午卻為蒲節 六月六日 節名天貺 五月五日 序號天中 端陽競渡
秦人歲終祭神曰臘 放至今以十二月為臘 始皇當年御諱曰政 故至今讀正月為征
夏至一陰生 是以天時漸短 冬至一陽生 是以日晷初長 冬至到而葭灰飛 立秋至而
片晌即謂片時 日曛乃云日暮 疇昔 曩者 俱前日之謂 黎明 昧爽 皆將曙之時 月有
周末無寒年 因東周之懦弱 秦亡無燠歲 由嬴氏之兇殘 泰階星平曰泰平 時序調和
王皇為皇 五帝為帝 以德行仁者王 以力假仁者霸 天子天下之主 諸侯一國之君
椒房是皇后所居 楓宸乃人君所蒞 天子尊崇 故稱元首 臣鄰輔翼 故日股肱 龍之種
帝王有出震向離之象 大臣有補天浴日之功 三公上應三臺 郎官上應列宿 宰相位
都憲中丞 都御史之號 內翰學士 翰林院之稱 天使譽稱行人 司成尊稱祭酒 稱都堂
鄉宦曰鄉紳 農官曰田畯 鈞座 臺座 皆稱仕宦 帳下 麾下 并美武官 秩官既分九品
臺輔曰紫閣名公 知府曰黃堂太守 府尹之祿二千石 太守之馬五花驄 代天巡狩 贊
蕭曹相漢高 曾為刀筆吏 汲黯相漢武 真是社稷臣 召伯布文王之政 嘗合甘棠之下
李善感直言不諱 竟稱鳴鳳朝陽 漢張綱彈劾無私 直斥豺狼當道 民愛鄧侯之政 挽
鮮于子駿 寧非一路福星 司馬溫公 真是萬家生佛 鸞鳳不棲枳棘 羨仇番之為主簿
韓柳歐蘇 固文人之最著 起翦頗牧 乃武將之多奇 范仲淹胸中具數萬甲兵 楚項羽
大將曰干城 武士曰武弁 都督稱為大鎮國 總兵稱為大總戎 都閫即是都司 參戎即
戰勝而回 謂之凱旋 戰敗而走 謂之奔北 為君泄恨曰敵愾 為國救難曰勤王 膽破心
苻堅自夸將廣 投鞭可以斷流 毛遂自薦才奇 處囊便當脫穎 羞與噲等伍 韓信降作
何謂五倫 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婦 朋友 何謂九族 高 曾 祖 考 已身 子 孫 曾 玄 始
父母俱存 謂之椿萱并茂 子孫發達 謂之蘭桂騰芳 橋木高而仰 似父之道 梓木低而
紹箕裘 子承父業 恢先緒 子振家聲 具慶下 父母俱存 重慶下 祖父俱在 燕翼貽謀
和丸教子 仲郢母之賢 戲彩娛親 老萊子之孝 毛義捧檄 為親之存 伯俞位杖 因母
天下無不是底父母 世間最難得者兄弟 須貽同氣之光 無傷手足之雅 玉昆金友 羨
元方季方俱盛德 祖太丘稱為難弟難兄 宋郊宋祁俱中元 當時人號為大宋小宋 荀
兄弟鬩墻 謂兄弟之斗狠 天生羽翼 謂兄弟之相親 姜家大被以同眠 宋君灼艾而分
孤陰則不生 獨陽則不長 故天地配以陰陽 男以女為室 女以男為家 故人生偶以夫
正妻謂之嫡 眾妾謂之庶 稱人妻曰尊夫人 稱人妾曰如夫人 結發系是初婚 續弦乃
牝雞司晨 比婦人之主事 河東獅吼 譏男子之畏妻 殺妻求將 吳起何其忍心 蒸梨出
蘇蕙織回文 樂昌分破鏡 是夫婦之生離 張瞻炊臼夢 莊子鼓盆歌 是夫婦之死別
曰諸父 曰亞父 皆叔父之輩 曰猶子 曰比兒 俱侄兒之稱 阿大中郎 道韞雅稱叔父
馬融設絳帳 前授生徒 后列女樂 孔子居杏壇 賢人七十 弟子三千 稱教館曰設帳
桃李在公門 稱人弟子之多 首蓿長闌干 奉師飲食之薄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比學生
人稱楊震為關西夫子 世稱賀循為當世儒宗 負笈千里 蘇章從師之殷 立雪程門 游
取善輔仁 皆資朋友 往來交際 迭為主賓 爾我同心 曰金蘭 朋友相資 日麗澤 東家
與善人交 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 與惡人交 如入鮑魚之肆 久而不聞其臭
王陽在位 貢禹彈冠以待薦 杜伯非罪 左儒寧死不徇君 分首判袂 敘別之辭 彗掃門
蔡邕倒屣以迎賓 周公握發而待士 陳蕃器重徐稚 下榻相延 孔子道遇程生 傾蓋而
良緣由夙締 佳偶自天成 蹇修與柯人 皆是煤妁之號 冰人與掌判 悉是傳言之人
文定納采 皆為行聘之名 女嫁男婚 謂了子平之愿 聘儀日雁幣 卜妻曰鳳占 成婚之
御溝題葉 于祐始得宮娥 繡幕牽絲 元振幸獲美女 漢武與景帝論婦 欲將金屋貯嬌
男子稟乾之剛 女子配坤之順 賢后稱女中堯舜 烈女稱女中丈夫 曰閨秀 曰淑媛
周家母儀 太王有周姜 王季有太妊 文王有太姒 三代亡國 夏桀以妹喜 商紂以妲已
至若緹縈上書而救父 盧氏冒刃而衛姑 此女之孝者 侃母截發以延賓 村媼殺雞而
賈女偷韓壽之香 齊女致襖廟之毀 此女之淫者 東施效顰而可厭 無鹽刻畫以難堪
帝女乃公侯主婚 故有公主之稱 帝婿非正駕之車 乃是附馬之職 郡主縣君 皆宗女
新婿曰嬌客 貴婿日乘龍 贅婚曰館甥 賢婿曰快婿 凡屬東床 俱稱半子 女子號門楣
共敘舊姻 曰原有瓜葛之親 自謙劣戚 曰忝在霞莩之末 大喬小喬 皆姨夫之號 連襟
不凡之子 必異其生 大德之人 必得其壽 稱人生日 曰初度之辰 賀人逢旬 曰生申
夢熊夢羆 男子之兆 夢虺夢蛇 女子之祥 夢蘭葉吉 鄭文公妾生穆公之奇 英物稱奇
晚年得子 謂之老蚌生珠 暮歲登科 正是龍頭屬老 賀男壽曰南極星輝 賀女壽曰中
稱少年曰春秋鼎盛 羨高年曰齒德俱尊 行年五十 當知四十九年之非 在世百年 哪
稱少年曰春秋鼎盛 羨高年曰齒德俱尊 行年五十 當知四十九年之非 在世百年 哪
百體皆血肉之軀 五官有貴賤之別 堯眉分八彩 舜目有重瞳 耳有三漏 大禹之奇形
周公反握 作興周之相 重耳駢脅 為霸晉之君 此皆古圣之英姿 不凡之貴品 至若發
好生議論 曰搖唇鼓舌 共話衷腸 曰促膝談心 怒發冰冠 藺相如之英氣勃勃 炙手可
肩曰玉樓 眼名銀海 淚曰玉箸 頂曰珠庭 歇擔曰息肩 不服曰強項 丁謂與人拂須
敘會晤曰得挹芝眉 敘契闊曰久違顏范 請女客曰奉迓金蓮 邀親友曰敢攀玉趾 侏
笑人齒缺 曰狗竇大開 譏人不決 曰鼠首僨[fen]事 口中雌黃 言事而多改移 皮里春
西子捧心 愈見增妍 丑婦效顰 弄巧反拙 慧眼始知道骨 肉眼不識賢人 婢膝奴顏
馬良有白眉 獨出乎眾 阮籍作青眼 厚待乎人 咬牙封雍齒 計安眾將之心 含淚斬丁
冠稱元服 衣曰身章 曰弁曰冔曰冕 皆冠之號 曰履曰舄曰屣 悉鞋之名 上公命服有
葛屨履霜 誚儉嗇之過甚 綠衣黃里 譏貴賤之失倫 上服曰衣 下服曰裳 衣前曰襟
孟嘗君珠履三千客 牛僧孺金釵十二行 千金之裘 非一狐之腋 綺羅之輩 非養蠶之
唐文宗袖經三浣 晉文公衣不重裘 衣履不敝 不肯更為 世稱堯帝 衣不經新 何由得
《大學》首重夫明新 小于莫先于應對 其容固宜有度 出言尤貴有章 智欲圓而行
賀入學曰云程發軔 賀新冠曰元服加榮 賀人榮歸 謂之錦旋 作商得財 謂之稇載
謝人寄書 曰辱承華翰 謝人致問 曰多蒙寄聲 望人寄信 曰早賜玉音 謝人許物 曰
曾經會晤 曰向獲承顏接辭 謝人指教 曰深蒙耳提面命 求人涵容 曰望包荒 求人吹
方命是逆人之言 執拗是執己之性 曰覬覦 曰睥睨 總是私心之窺望 曰倥傯 曰旁午
包拯寡色笑 人比其笑為黃河清 商鞅最兇殘 常見論囚而渭水赤 仇深曰切齒 人笑
竣者作事已畢之謂 醵者斂財飲食之名 贊襄其事 謂之玉成 分裂難完 謂之瓦解
事有奇緣 曰三生有幸 事皆拂意 曰一事無成 酒色是酖 如以雙斧代孤樹 力量不勝
外彼為此 曰左袒 處事而可 曰模棱 敵甚易摧 曰發蒙振落 志在必勝 曰破釜沉舟
當今之世 不但君擇臣 臣亦擇君 受命之主 不獨創業難 守成亦不易 生平所為皆可
求名利達 曰捷足先得 慰士遲滯 曰大器晚成 不知通變 曰徒讀父書 自作聰明 曰
李義府陰柔害物 人謂之笑里藏刀 李林甫奸詭諂人 世謂之口蜜腹劍 代人作事 曰
竹葉青 狀元紅 俱為美酒 葡萄綠 珍珠紅 悉是香醪 五斗解醒 劉伶獨溺于酒 兩腋
甘脆肥膿 命曰腐腸之藥 羹藜含糗 難語太牢之滋 御食曰珍饈 白米曰玉粒 好酒曰
羔酒自勞 田家之樂 含哺鼓腹 盛世之風 人貪食曰徒哺餟 食不敬曰嗟來食 多食不
白飯青芻 待仆馬之厚 炊金爨玉 謝款客之隆 家貧待客 但知抹月披風 冬月邀賓
洪荒之世 野處穴居 有巢以后 上棟下宇 竹苞松茂 謂制度之得宜 鳥革翚飛 謂創
布政司稱為藩府 按察司系是臬司 潘岳種桃于滿縣 人稱花縣 子賤鳴琴以治邑 故
恭賀屋成 曰燕賀 自謙屋小 曰蝸廬 民家名曰閭閻 貴族稱為閥閱 朱門乃富豪之第
一人之所需 百工斯為備 但用則各適其用 而名則每異其名 管城子 中書君 悉為筆
小舟名舴艋 巨艦曰艨艟 金根是皇后之車 菱花乃婦人之鏡 銀鑿落原是酒器 玉參
琴名綠綺 焦桐 弓號烏號 繁弱 香爐曰寶鴨 燭臺曰燭奴 龍涎 雞舌 悉是香茗 鷁首
勉人發憤 曰猛著祖鞭 求人宥罪 曰幸開湯網 拔幟立幟 韓信之計甚奇 楚弓楚得
山川之精英 每泄為至寶 乾坤之瑞氣 恒結為奇珍 故玉足以庇嘉谷 珠可以御火災
曰孔方 家兄 俱為錢號 曰青蚨 曰鵝眼 亦是錢名 可貴者明月夜光之珠 可珍者璠
王者聘賢 束帛加璧 真儒抱道 懷瑾握瑜 雍伯多緣 種玉于藍田而得美婦 太公奇遇
以小致大 謂之拋磚引玉 不知所貴 謂之買櫝還珠 賢否罹害 如玉石俱焚 貪得無厭
命之修短有數 人之富貴在天 惟君子安貧 達人知命 貫朽粟陳 稱羨財多之謂 紫標
室如懸磬 言其甚窘 家無儋石 謂其極貧 無米曰在陳 守死曰待斃 富足曰殷實 命
石崇殺妓以侑酒 恃富行兇 何曾一食費萬錢 奢侈過甚 二月賣新絲 五月糶新谷
福壽康寧 固人之所同欲 死亡疾病 亦人所不能無 惟智者能調 達人自玉 問人病
瘧不病君子 病君子正為瘧耳 卜所以決疑 既不疑復何卜哉 謝安夢雞而疾不起 因
寢苫枕塊 哀父母之在土 節哀順變 勸孝子之惜身 男子死曰壽終正寢 女人死曰壽
不緝曰斬衰 緝之曰齊衰 論喪之有輕重 九月為大功 五月為小功 言服之有等倫
墓前石人 原名翁仲 柩前功布 今曰銘旌 挽歌始于田橫 墓志創于傅奕 生墳曰壽藏
多才之士 才儲八斗 博學之德 學富五車 三墳五典 乃三皇五帝之書 八索九丘 是
錦心繡口 李太白之文章 鐵畫銀鉤 王羲之之字法 雕蟲小技 自謙文學之卑 倚馬可
白雪陽春 是難和難賡之韻 青錢萬選 乃屢試屢中之文 驚神泣鬼 皆言詞賦之雄豪
文章浮薄 何殊月露風云 典籍儲藏 皆在蘭臺石室 秦始皇無道 焚書坑儒 唐太宗好
白居易生七月 便識之無二字 唐李賀才七歲 作高軒過一篇 開卷有益 宋太宗之要
士人入學曰游泮 又曰采芹 士人登科曰釋褐 又曰得雋 賓興即大比之年 賢書乃試
中狀元 曰獨占鰲頭 中解元 曰名魁虎榜 瓊林賜宴 宋太宗之伊始 臨軒問策 宋神
攀仙桂 步青云 皆言榮發 孫山外 紅勒帛 總是無名 英雄入吾彀 唐太宗喜得佳士
上古結繩記事 蒼頡制字代繩 龍馬負圖 伏羲因畫八卦 洛龜呈瑞 大禹因別九疇
伏羲氏造網罟 教佃漁以贍民用 唐太宗造冊籍 編里甲以稅田糧 興貿易 制耒耜
夏禹欲通神祗 因鑄鏞鐘于郊廟 漢明尊崇佛教 始立寺觀于中朝 周公作指南車 羅
堯帝作圍棋 以教丹朱 武王作象棋 以象戰斗 文章取士 興于趙宋 應制以詩 起于
醫士業歧軒之術 稱曰國手 地師習青烏之書 號曰堪輿 盧醫扁鵲 古之名醫 鄭虔崔
中醫師善用岐黃之術 醫師以行醫為職業 又稱為國手 風水先生研習青烏子所寫宅
樗蒲之戲 乃云雙陸 橘中之樂 是說圍棋 陳平作傀儡 解漢高白登之圍 孔明造木牛
世人惟不平則鳴 圣人以無訟為貴 上有恤刑之主 桁楊雨潤 下無冤枉之民 肺石風
狴犴猛犬而能守 故獄門畫狴犴之形 棘木外刺而里直 故聽訟在棘木之下 鄉亭之
好訟曰健訟 掛告曰株連 為人解訟 謂之釋紛 被人栽冤 謂之嫁禍 徒配曰城旦 譴
如來釋迦 即是牟尼 原系成佛之祖 老聃李耳 即是道君 乃為道教之宗 鷲嶺 祗園
伊蒲饌可以齋僧 青精飯亦堪供佛 香積廚 僧家所饌 玉麟脯 仙子所餐 佛圖澄顯神
曰圓寂 曰荼毗 悲淄流之已故 曰仙游 曰尸解 悼羽士之云亡 女巫男覡 自古攸分
菩者普也 薩者濟也 尊稱神祇 故有菩薩之號 水行惟龍 陸行惟象 負荷佛法 故有
藏世界于一粟 佛力何其大 貯乾坤于一壺 道法何其玄 妄誕之言 載鬼一車 高明之
麟為毛蟲之長 虎乃獸中之王 麟鳳龜龍 謂之四靈 犬豕與雞 謂之三物 騄駬 驊騮
家貍 烏圓 乃貓之譽 韓盧 楚獷 皆犬之名 麒麟騶虞 皆好仁之獸 螟蝘蟊賊 皆害苗
燕到南方 先至為主 后至為賓 雉名陳寶 得雄為王 得雌為霸 刻鵠類鷸 為學初成
龍駒鳳雛 晉閔鴻夸吳中陸士龍之異 伏龍鳳雛 司馬徽稱孔明龐士元之奇 呂后斷
兄弟如鹡鸰之相親 夫婦如鸞鳳之配偶 有勢莫能為 曰雖鞭之長 不及馬腹 制小不
養惡人如養虎 當飽其肉 不飽則噬 養惡人如養鷹 饑之則附 飽之則飏 隨珠彈雀
小難制大 如越雞難伏鵠卵 賤反輕貴 似鸴鳩反笑大鵬 小人不知君子之心 曰燕雀
鷦鷯巢林 不過一枝 鼴鼠飲河 不過滿腹 人棄甚易 曰孤雛腐鼠 文名共仰 曰起鳳
出人群而獨異 如鶴立雞群 非配偶以相從 如雉求牡匹 天上石麟 夸小兒之邁眾
鴻雁哀鳴 比小民之失所 狡兔三窟 誚貪人之巧營 風馬牛勢不相及 常山蛇首尾相
植物非一 故有萬卉之名 谷物甚多 故有百谷之號 如茨如梁 謂禾稼之蕃 惟夭惟喬
明日黃花 過時之物 歲寒松柏 有節之稱 樗櫟乃無用之散材 楩楠勝大用之良木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道旁苦李 為人所棄 老人娶少婦 曰枯楊生稊 國家進多賢 曰
修母畫荻以教子 誰不稱賢 廉頗負荊以請罪 善能悔過 彌子瑕常恃寵 將余桃以啖
捐資濟貧 當效堯夫之助麥 以物申敬 聊效野人之獻芹 冒雨剪韭 郭林宗款友情殷
國學經典推薦
國學經典
詩人
初唐四杰
四書五經
名賢集
唐宋八大家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寫景詩
詠物詩
邊塞詩
中秋節
抒情詩
愛國詩
離別詩
送別詩
思鄉詩
思念詩
勵志詩
悼亡詩
哲理詩
愛情詩
婉約詞
惜時詩
寫人詩
贊美母親
贊美老師
古詩
古詩十九首
經典詠流傳第五季
小李杜
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季
四大名著
易經
論語
周易起名
五行缺什么
中國好詩歌
中國考古大會
英語作文
典籍里的中國
朗讀者第三季
詩畫中國
十二生肖
黃道吉日
何紹基
許渾
冉耕
劉基
葉茵
田錫
風木之思
對床夜雨
風馳云走
動地驚天
潛精研思
唐詩三百首
古詩詞鑒賞大全
古詩三百首大全
宋詞三百首
先秦詩人
立春
寓言故事
古詩詞考題
泊船瓜洲
傷仲永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杞人憂天
晏子使楚
醉翁亭記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
點火櫻桃,照一架、荼蘼如雪。
愁看飛雪聞雞唱,獨向長空背雁行。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