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qdaww"></input>
      <label id="qdaww"></label>

      傳播國學經典

      養育華夏兒女

      萬物復蘇的季節里,不負春光,不負你!

      作者:佚名 國學知識 來源:網絡

      今天是2022年3月5日

      農歷二月初三

      我們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

      ——驚蟄

      今日驚蟄

      今日22點43分34秒,將準時迎來驚蟄節氣。

      驚蟄,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

      這個時節,大地回春,長空雷鳴,草木萌發,蟄蟲初醒。故而有了“春雷響,萬物長”這一說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曾寫道:“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古人稱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為“蟄”。當春天的第一聲雷響起時,冬眠的動物被驚醒,人們便稱這天為“驚蟄”。

      驚蟄時節,正是“九九艷陽天”,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開始解凍,雨水增多,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不論植物、動物,還是自然景觀都有了新的活力。

      預示著,生命在這一刻重生。

      丨驚蟄 · 三候丨

      一年二十四個節氣,一個節氣十五天。

      古人將“五天”分為“一候”,“三候”即為一個節氣。

      驚蟄當然也有獨屬于它自己的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黃鸝鳴叫);三候鷹化為鳩。

      一候:桃始華

      實在無法想象一個沒有桃花盛開的春天。那不只是不完整,簡直就是失去了春之魂。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記憶中的鄉間老屋,黑瓦泥墻,簡陋潮濕。然而,就在低矮的灶房屋角處,每年都會如期盛開一樹桃花。

      二候:倉庚鳴

      我們對黃鶯的了解,或許也只在詩里吧。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與驚蟄的雷音不一樣,黃鸝是春天的歌者,一個作詞作曲演唱的全能歌者。

      三候:鷹化為鳩

      鳩者,布谷鳥也。古人見此鳥,以為老鷹所化。在他們看來,這所化之鳥,“口啄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

      二十四節氣的征候里,總見這個“化”字,如寒露第二候為“雀入水為蛤”,即以為彩羽鳥雀化作了海濱貝殼。

      莫非,這是先民對于時間與生命輪回的一種表達?

      丨驚蟄 · 習俗丨

      驚蟄始 春耕忙

      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就很重視驚蟄節氣,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俗語也說:“過了驚蟄節,耕田不停歇。”

      祭白虎 化是非

      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這天出來覓食、傷人,犯之會遭遇小人、百般不順,所以就有驚蟄祭白虎的習俗。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有一對獠牙。

      打小人 驅霉運

      驚蟄時節,各種爬蟲走蟻應雷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艾草等,熏家中四角,以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

      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祭雷神 蒙鼓皮

      周禮》有云:“凡冒鼓必以啟蟄之日。”

      人們認為,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故有雷聲,因此人們也利用這個時機來祭雷神、蒙鼓皮,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之意。

      驚蟄吃梨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般節日忌諱吃梨。不過驚蟄吃梨,寓意著和害蟲分離,遠離疾病。

      從養生角度來說,此時乍寒乍暖,氣溫多變,氣候較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吃梨也能滋陰清熱,潤肺止咳,增強體質。

      丨驚蟄 · 祝福丨

      今日驚蟄

      冬去春來,驚蟄快到了;

      祝福連連,不會減少;

      一聲春雷,

      打開幸福通道;

      一陣春雨,

      送走萬千煩惱;

      一點春風,

      把心情整理打掃;

      一片春陽,

      把幸福溫暖照耀。

      今日驚蟄

      春風吹起來,福氣又到來,

      氣溫升起來,身體動起來,

      日子長起來,心情好起來,

      聯系多起來,友誼甜起來,

      生活鬧起來,驚蟄幸福來。

      今日驚蟄

      驚蟄到,喜鵲叫,

      雙喜臨門好事來;

      生活美,日子甜,

      今年強過其他年;

      萬物已經復蘇,

      幸福鳥在把你召喚,

      驚蟄節氣祝你幸福萬年長。

      今日驚蟄

      送一份祝福,帶一陣春風,

      化一片溫暖,借一份香甜,

      留一份心愿,送一份笑臉,

      借一個節氣,帶去我的情誼,

      愿驚蟄溫暖起,情誼更甜蜜,

      日子更幸福,健康更如意!

      丨驚蟄 · 絮語丨

      在春天的所有節氣里,驚蟄好像是有點特別的。立春、雨水、春分、清明、谷雨,個個都溫潤和煦,只有“驚蟄”,帶著點石破天驚的氣勢,鏗鏘有力、轟轟隆隆地驚醒了天地萬物。

      它是如此高調,用“春雷始鳴”宣告“寒冬已去”,用“草木萌動”化解“千里凍土”,用“蟄蟲初醒”喚起“萬物生靈”,用“天氣回暖”孕育“春色噴薄”,用“桃花初綻”預告“十里芳菲”……

      在經過一整個冬天的蟄伏后,在經過立春和雨水的含蓄鋪墊后,它仿佛再也忍不住,一定要發出聲來,向人間宣告:醒醒吧,春天來了!

      “驚”,是驚醒,又何嘗不是驚心,它像一記來自天地的提醒和鞭策。

      草木已動蟄蟲已醒,農人亦已開耕,懶散已久的“你”也該從冬天的長夢里跳脫,調整心態和心情,去迎接鮮活明媚的春光,去珍惜不忍辜負的春日。

      如果說節氣是四季的注腳,那么“驚蟄”的標注一定是:

      沒有人能阻擋,春天如期而來。

      驚蟄,喚醒了春天的夢,迎來了繁花似錦的季節。

      讓我們聽風吟,聞鳥語,邂逅最美的花開!

      在這個萬物復蘇的日子里,不負春光,不負你!

      關鍵詞:國學知識

      用戶評論
      揮一揮手 不帶走一片云彩
      國學經典推薦

      萬物復蘇的季節里,不負春光,不負你!

      古詩國學經典詩詞名句成語詩人周易起名關于本站免責聲明

      Copyright ? 2016-2023 www.cassat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學夢 版權所有

      皖ICP備16011003號-2 皖公網安備 34160202002390號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国产在线欧美日韩精品,国产精品一区中文字幕,盗墓笔记,盗墓笔记有声小说,手机推荐排行榜
    1. <input id="qdaww"></input>
        <label id="qdaww"></label>